"醫生,我腋下這個瘡怎麼總是醫不好?這幾年一直反覆發作,看了很多醫生,又放膿又吃抗生素也不好,真讓人煩惱!" 假如您或是身邊的朋友遇到這樣的情形就要小心了。這情況可能不是普通的膿瘡,而是"化膿性汗腺炎"!
化膿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 [HS])屬於一種發炎性皮膚病,病程慢性而且反覆。它好發於皮膚縐折處,例如腋下、生殖器、及肛門周邊等部位。
患者於受影響的身體部位會有不同程度的發炎症狀表現症狀因人而異。病情較輕的人可能皮膚出現小突起、黑頭、粉刺、或是皮膚囊腫,而較嚴重的病患會發生表面破損、反覆的發炎及膿瘡,並可能滲漏液體而產生異味。許多患者都會因化膿性汗腺炎引起的皮膚發炎而感到不適疼痛,不少患者的社交、工作、以至生活品質也受到影響。
化膿性汗腺炎是由免疫系統失調所引起,並不屬於感染性的皮膚病,任何年齡皆可發病,但最常見於二十多歲的成年人。女士病發率約為男士3倍。此病雖不算常見,但也絕不罕見。文獻指出其全球盛行率約為1%,但由於此症經常被誤診,實際診斷患有HS的人數遠低於此估計值。約三分一患者有家族病史,也有數據顯示可能與肥胖、抽菸及女性雄性素過高有關。
由於誤診甚多,許多病人得不到適當治療而導致病情持續復發並且日趨嚴重。不少病人求診後被當作一般皮膚炎處理,開了抗生素就算了。有些時候則是把皮膚囊腫誤診為粉瘤處理。再加上一部分患者會誤以為這種病是由於不乾淨造成而產生羞愧,甚至不敢就醫。據統計,化膿性大汗腺病人從發病到決定就醫平均拖延2.5年,到就醫了因為醫生不熟此疾平均延誤診斷4.5年,加起來平均從發病到準確診斷要7年!
化膿性汗腺炎無法完全治癒,但及早診斷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病情較輕的患者可以透過生活方式的調節(例如避免刮毛保持清潔穿寬鬆的衣服等)改善。若出現了發炎症狀就需要藥物治療,例如抗生素、類固醇、止痛藥、荷爾蒙等。病情嚴重反覆的話,就要考慮更進取的治療方案,例如免疫抑制劑。如果以上一切治療都沒效的話,就可以考慮透過手術切除受影響的皮膚再用皮瓣重建缺損。
化膿性汗腺炎對醫生和病人來說都是頗具挑戰性的皮膚病。雖然不能根治,但及早準確診斷和治療還是能有效控制病情。若有懷疑,應盡早尋求專科醫生治療。